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报名截止时...
2018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欣赏 近日,2018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进行了Z终评选,本届大赛的主题是“身旁与远方”,分纪实类、生活方式类两个类别。评委经过多轮投票表决,Z终评选出15件获奖作品,其中特等奖1名,纪实类、生活方式类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4名。 特等奖 《妈妈》(组照) 张希祉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4年2月,我的母亲被确诊患有肺部腺癌。那年我大学毕业,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我选择推迟就读研究生,在家和医院与她朝夕相处了两年时间。 在过去的几年里,母亲的病情反反复复,但她仍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力继续治疗。我拍摄这组照片,不是为了创作,而是为了治愈。为了母亲疾病的治愈,也为了我内心焦虑的治愈。 一等奖 纪实类 |《静止》(组照) 阿努其·茂宏 Anuchit Mounhong 泰国清迈大学 我的祖父因病失去记忆,忘记了许多重要的事情,甚至祖母。现在两位老人都已离世,我试图用照片展示那些即将消失的私人记忆。 生活方式类 |《朱顶红花》(组照) 费萨尔·扎曼 Faysal Zaman 孟加拉国帕斯沙拉南亚媒体研究所 这组照片探索一位变性女性的精神世界。2018年初,孟加拉国的选票性别栏上增加了“第三性别”选项,第三性别人群(包括跨性别者、双性人等)已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在作者看来,Amaryllis(朱顶红花)象征着女性的自信、强大、美丽和改变,这些正是照片中人物所看重的,“我从不理解或在意融入社会的重要性。虽然我从未找到归属感,但坚持真实的自我总比活在谎言中要好得多。” 二等奖 纪实类 |《单车之殇》(组照) 马骁 湖北大学 纪实类 |《羌的山》(组照) 吕格尔 北京邮电大学 2008年后,生活在深谷高山的少数民族——羌族开始搬迁,融入现代化的大潮中。汶川是我的故乡,也是羌族的主要集聚地,我在这里寻觅羌人和羌寨的记忆。 生活方式类 |无题(组照) 金素贞(音译) 韩国庆一大学 灵感来自作者对遭受校园暴力的弟弟的态度从蒙羞到理解。三原色虽然看似与外界格格不入,却有着相似的指向。当暴力的受害者们不再沉默,他们将找到彼此。 生活方式类 |《反乌托邦》(组照) 李烨恩 韩国祥明大学 韩国“汉江奇迹”背后,自然环境被不断改造,而人造布景展示的是比现实更真实的虚构景象。 三等奖 纪实类 |《为母则刚》 刘佳尼 湖南农业大学 生活在湖南长沙的女孩思源在十个月大时得了脑瘫,母亲带着她辗转全国各地求医。为了筹集手术费用,母亲每天早上5点起来做蛋糕胚子,卖蛋糕中途还要带着思源去医院做康复治疗。母亲说:“女儿康复得越来越好,一切都是值得的。” 纪实类 |《Z后的小学》(组照) 陈钰滢 武夷学院 四渡小学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四渡村。去年初春,这里还有8个孩子求学,到冬季就只余下了6个孩子。今年夏天,随着Z后一届学生毕业,这个小学也不复存在。 纪实类 |《婚礼上的泪水》 吴权 中原工学院 郑州市金水区,一场婚礼上的新娘父母。 纪实类 |《牵手到白头》 韦同 北京建筑大学 午后,北京街头的两位老人。 生活方式类 |《我们的生活》(组照) 许丽琪(中国澳门) 中国人民大学 如果说,生活就是人类重复事件的意义总和,我们又活在怎样重复的生活模式中?留意周边的事物,发现不少人生过程中的重复、叠加、再生、累积、使用、进化……这让我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模式和意义。 生活方式类 |《寝室里的“家当”》(组照) 朱志朋 长春光华学院 寝室是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我夸张地摆布寝室里的私人物品来表现这些人的个性、爱好和生活习惯。 生活方式类 |《城中村》 陆连宇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2016年5月,广州天河区,远处的高楼与近处的城中村平房形成鲜明对比,繁华的背后也有着平凡的一面。 生活方式类 |《背影》 孔令振 贵州大学研究生 济南朱家峪村,雪后寂静的小山村,老人的背影在铺满白雪的路面上格外显眼。 请仔细看正文,正文里有报名办法,或者报名官网。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1107173810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1013955799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002344617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1062117316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957943415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132347268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957092618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573147687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745522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