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国·民勤第三届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作品征集 投稿截止时间:2019年11月10日
为响应国家丝路文化建设战略,弘扬丝绸之路开放、包容、融合的文化精神,传承“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核心价值”,全面提升创作营活动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届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将以更高雅的艺术水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深远的学术交流为导向,以“丝路之梦”为主题,以丝路精神为纽带,以民心相通为目标,依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一平台,通过举办创作营开幕式及沙漠国家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艺术联展等活动,切实增强民勤、武威乃至全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以全新的生态理念、文化符号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诠释“中国Z美的大地艺术-民勤,世界Z美的艺术大地-民勤”,助推民勤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构建“西有敦煌·东有民勤”的艺术新格局,打响“沙海绿洲•绿洲碧海”文化旅游品牌。
2020中国·民勤第三届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将在中国武威市民勤县再次拉开帷幕,在此面向全球具有雕塑创作能力的专业艺术工作者,不限国别、民族、性别,征集优秀艺术作品。活动具体信息如下:
宋伟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雕塑》执行主编李元秋‖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会长、致尚美术馆馆长二、艺术委员会 (一)艺委会主任盛
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党委书记、刘开渠艺术研究院院长曹春生‖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名誉主任黎
明‖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原院长陈云岗‖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霍波洋‖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副主任 龙
翔‖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吕品昌‖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 殷晓峰‖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 副主席三、配套活动 创作营活动包括:室外大型雕塑作品展、室内雕塑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三个部分组成。(一)室外大型雕塑作品展:本届创作营入选的30件大型雕塑作品在苏武沙漠大景区展出。(二)室内雕塑作品展:同时举办室内作品展,展出优秀作品小稿。(三)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期间组织国内外参展艺术家、特邀嘉宾围绕丝路文化建设、民勤沙漠雕塑特质、国际上其他沙漠国家艺术形态等的话题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籍等方式,提供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四、活动相关宣传 (一)邀请全国、省雕塑艺术协会的有关权威人士及相关媒体参与报道,各大媒体网站、地方电视台跟踪报道。(二)出版画册,详细记录整个活动的每个瞬间,为活动留下资料。 (三)媒体支持: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光明网、雕塑头条、雅昌艺术网、中国公共艺术网
、中国工艺美术网、中国轻工信息网、头条新闻等。五、作品评选及Z终入选作品加工 1、作品评选采取三轮评选制。 第一轮,每位投稿艺术家作品中选择一幅,进入待选名单。 第二轮从待选作品中评选出200件入围作品。 第三轮,Z终由活动艺委会从中推荐100件递交组委会确定入选作品。2、作品加工:所有入选作品由活动组委会统一通知,艺术家按要求时间制作雕塑模型作品将由实施单位通过招标采购确定的厂家统一加工制作。六、作品征集要求及详细信息(二)作品征集时间:2019年9月1日起投稿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10日。1、大地艺术作品:可根据丝路文化背景及沙漠环境设计方案,创意大胆新颖,与环境完美结合。 2、材料类型:以适合沙漠环境及室外摆放的材料为主,包括沙雕、石材、金属等。3、特邀题材:特邀艺术家及艺委会成员专家可提供代表作品。1、作品要符合活动主题,融入丝路文化特色与沙漠环境,必须是作者本人原创作品。2、作品数量及类型:户外景观雕塑30件(包括大地艺术2件)。3、作品规格:作品长度或高度不低于8米,具体尺寸可根据周边环境适当调整。4、提交作品要求:每位艺术家详细填写申请表信息,连同jpg格式的作品图片一同提交,图片文件名请以作品名称命名。每位艺术家提交2--5件参选作品,超出或低于要求将取消参选资格。入选作者提供模型材质应与作品实际材质相同,长或高不低于40cm,请根据本次活动的主题及环境条件认真考虑并提交方案。5、作品奖励:每位入选艺术家人民币6万元(税后),特邀艺术家人民币10万元(税后),以上奖金均含雕塑定稿小样制作费。参加雕塑家将获得民勤县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作品及小稿模型由民勤县永久收藏。
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组委会 2019年9月
附件:创作营申请表格式

申请表下载 公共邮箱:mqdsvip@163.com 密码:mq123456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